喜讯!我院参与设计的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2023-04-28
近日,经国家优质工程奖专家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审议,我院参与设计的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据悉,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国优金奖”是该奖项的最高荣誉。
一、工程简介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开通运营。起自江北慈城,途经江北、海曙、鄞州,串联起庄桥火车站、宁波火车站、宁波火车东站、东钱湖旅游交通集散中心等重要交通枢纽,慈城、奥体中心、三江口、东钱湖新城等城市重要功能板块,全长约35.95公里,设车站25座,其中换乘站4座。
二、工程涉水评估及补偿设计
我院作为工程的参建设计方,工作内容包括线路防洪影响评价、穿江隧洞线位最大冲刷深度研究和工程占用水域补偿设计三方面。
(一)线路防洪影响评价
4号线工程途经江北、海曙、鄞州三区,线路沿线涉及河道共40条,其中骨干河道10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分析评价场地地坪抬高、河道改道、水域填埋等对区域防洪排涝及规划河道实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少不利影响的方案或补偿措施,同时,提出满足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防洪安全的设计标高控制意见。
(二)穿江隧洞线位最大冲刷深度研究
根据线路设计,4号线工程需要下穿奉化江和姚江,因穿江线位段受上下游洪潮的叠加影响,河床演变情况和洪水条件复杂,隧洞埋深对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影响十分敏感,我院采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线位处不同水文组合条件下的冲刷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满足工程运行安全的合理埋深,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三)工程占用水域补偿设计
根据防洪影响评价的结论,对轨道沿线涉及占用水域进行补偿设计,以减小或消除轨道交通4号线对防洪排涝的影响。本工程河道补偿工程包括慈城停车场、翠柏里站、柳西新村站、白鹤站、学府路站、钱湖大道站、东钱湖站、东钱湖停车场河道补偿设计,以及QJ01D36~QJ01D39桥墩占河补偿设计和过渡段终点~庄桥站区间河道补偿设计。
评估咨询是我院的主营业务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公共责任和专业技术的水利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我自2002年开始从事水利基础模型研发和实践,目前已具备全流域产汇流和洪水计算数字化模拟的能力。自2010年以来,我院承担完成了宁波轨道交通所有线路的防洪影响评价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在2013年菲特台风期间,在全城遭遇百年一遇严重内涝的情况下,经我院评估的轨道交通线路,全部实现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