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代表!我院受邀在世界水理事会研讨会上分享案例获赞誉
2025-07-03
近日,在法国马赛举行的“城市与水”国际研讨会上,我院董事长、院长严文武作为中国唯一城市代表,受邀发表线上主题演讲“宁波治水方案”,获国际水事专家高度赞誉。
本次研讨会以“防汛治水”为主题,由世界水理事会(World Water Council)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联合举办,旨在搭建全球治水合作平台,全球超110位代表参加。作为全球水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国际组织之一,世界水理事会汇聚了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成员,致力于推动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发展。
一、 “宁波方案”尽显中国治水智慧
作为中国城市代表,严院长携“宁波治水方案”登上此次国际研讨会。据悉,本次研讨会上,宁波与日本熊本市、赞比亚卢萨卡市、意大利博洛尼亚市一同,成为本次会议精选的四个国际案例分享城市。
这场“宁波方案”分享聚焦防洪防汛主题,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为主线,深度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重点突出实践性与可复制性,向全球同行系统介绍了我市防洪减灾的前沿实践。该演讲通过英文演讲并辅以法语同声传译,并设以问答互动环节,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治水的解决方案和智慧创新。
二、天人共治:宁波现代化防洪样板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研讨会上,严院长从城市概况、面临挑战及创新应对措施三大维度,系统阐述了我院深度参与打造的宁波现代化防洪体系,并结合实践成果复盘分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沿海城市宁波的防洪“韧性答卷”。
01 千年水城的现代挑战
江海交织,水患重重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依海承江、河网密布,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着海洋潮汛、流域洪水、城市内涝三重叠加的复杂水安全挑战。
地势低洼,排涝梗阻
·洪潮双重压迫:山区面积占比超 60%,山洪30分钟可抵中心城区;外海高潮顶托导致三江泄洪困难,极端天气下潮位屡破历史记录。
·城市内涝难题:海相沉积平原地势低平,三级排水模式受外江洪水顶托,暴雨时河道排涝、管道排水双双 “卡壳”,形成"水无处去"的系统性梗阻。
经济命脉,民生所系
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GDP超1.8万亿元的经济重镇,宁波还是“一带一路”港航合作关键节点和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所在地,其防汛体系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屏障。
02 七字方略:构建宁波现代防洪体系
我院团队秉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科技赋能”理念,创新打造“挡、分、蓄、滞、排、渗、智”七维协同的防洪减灾体系,实现从“被动抗灾”到“韧性共生”的范式跃迁。
• 挡:沿海一线海塘达标提标改造,融合生态、交通功能打造多功能防潮体系
• 分:“高速水路”“深隧分洪” 突破地理限制,形成多通道分洪格局 • 蓄:新建扩建水库+泄洪设施改造,配套汛限水位动态管理机制
• 滞:分级布置蓄滞空间,提升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
• 排:排水管网、河道、闸泵联调联控,实现“三标准”防御目标
• 渗: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实现“自然三水”
• 智:空天地监测网络+数字孪生技术+大模型(基于DeepSeek、Qwen)赋能,构建智慧防汛体
03 国际领先:实战佳绩成就“韧性答卷”
在2021年“烟花”、2022年“梅花”等特大台风暴雨袭击中,依托这套“宁波方案”,实现了精准预测、及时预警,我市人员零伤亡、重大设施无损毁,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仅0.02%~0.03%,这标志着宁波的综合防御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套“宁波方案”不仅仅是我院团队对唐代它山堰以来、千年治水智慧的传承与创新,也是我院将王阳明“天人合一”理念融入现代城市防洪的生动实践,更是我院团队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
三、 “宁波智慧”获得世界专家盛赞
作为本次研讨会唯一的中国城市代表,我院董事长、院长严文武的精彩分享引发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世界水理事会专家高度评价:“宁波将传统水利工程精髓与前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全球沿海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我院的“韧性治水”思路,已成为连接东西方治水理念的重要桥梁。
正如与会的中国学者所言“宁波的实践证明,治水不是简单的‘挡与排’,而是要构建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弹性系统。”未来,我院将继续深化“传统智慧+现代科技”的治水模式研究与实践,为全球可持续、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宁波方案。
研讨会圆满落幕后,世界水理事会特向严文武院长发来感谢信,并盛情邀请其参加下一届研讨会。
来源:规划院
编审:综合部